祁陽新聞網8月26日訊(通訊員 皮榮 劉智慧 )文富市鎮(zhèn)地處衡邵干旱走廊,今年七月以來持續(xù)高溫天氣,旱情十分嚴重,6000余畝農作物不同程度受災。文富市鎮(zhèn)高度重視,多次召開調度會,部署安排抗旱工作。
一、壓實工作責任。采取主要領導親自抓,分管領導具體抓,鎮(zhèn)干部包村,村干部包組、包地塊的抗旱責任制,做到層層抓落實,人人有責任。
二是廣泛宣傳和服務指導。向群眾廣泛宣傳講清旱情的嚴峻形勢,嚴重性、緊迫性,增強群眾蓄水保水意識。農技干部深入田間地頭指導實施科學抗旱,積極發(fā)動群眾開展生產自救,形成全社會參與支持抗旱工作的氛圍。
三是統(tǒng)籌調度用水。按照“先生活、后生產,先節(jié)水、后調水”的原則,以解決人畜飲水困難為重點,協(xié)助村民尋找新水源、加強對現有水源的管理,目前已對4座電排進行維修,渠道清淤12公里。精心組織,全員上陣,將山塘、水庫、河壩蓄水引入周圍的田地,盡量擴大澆灌面積,做到能澆一畝是一畝,能澆一分是一分,以確保秧苗的正常生長。
四是推廣改種改制。對于灌溉難度大、成本高,抗旱效率低的地區(qū),提前做好改種改制準備,儲備種子、培訓指導。如建香村改種蔬菜200余畝、黃塘村改種西蘭花100余畝、沙灘橋村改種蕎麥100余畝,因地制宜推廣改種改制,確保晚稻損失旱糧補,旱糧損失蔬菜補。
來源:祁陽融媒體中心
作者:皮榮 劉智慧
編輯:胡湘琴
本文為祁陽新聞網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