祁陽新聞網(wǎng)5月17日訊(融媒體記者 戴玥珂 呂也千)有人說婆媳關(guān)系是家庭中最不好相處的關(guān)系,可在祁陽市柿花園一小區(qū),有這樣一對婆媳,她們在一起生活長達(dá)40余載,用實際行動演繹婆媳勝似母女的人間真情,在街區(qū)里傳為佳話。
近日,記者來到柿花園一小區(qū),走進(jìn)了王孟鑾的家,她正陪著婆婆聊天曬太陽。在她的精心照料下,婆婆衣著整潔、面色紅潤、耳聰目明。王孟鑾今年65歲,她的婆婆王瑞英今年102歲,是小區(qū)里最年長的老人。幾年前,婆婆由于年齡增大身體機(jī)能下降,生活起居便由王孟鑾夫妻來照料。
王孟鑾是白水鎮(zhèn)趙衙里村人,1980年嫁給了丈夫周福兵,為了支持丈夫的教學(xué)工作,王孟鑾便將婆婆帶到工作的地方,婆媳倆互相照顧著生活,從人民電站到白水鎮(zhèn),再到現(xiàn)在居住的柿花園小區(qū),都留下了這對婆媳的佳話。在王孟鑾婆婆的房間,記者看到,房間非常干凈,沒有異味,被子衣物等疊放得很整齊。尤其是在老人的床邊桌上,擺放著水果、面包等老人愛吃的零食。
丈夫:周福兵
我愛人照顧我老娘確實無微不至,是一個好兒媳,她對我的女兒要求很嚴(yán),對女兒很好,也是一個很好的母親,她教我女兒如何工作,如何為人民服務(wù),她確實做到了,我非常感謝我愛人。
媳婦:王孟鑾
我和她兒子結(jié)了婚后,她對我很好,覺得她老人家對我相當(dāng)?shù)暮茫沂且粋€女兒,對我女兒也相當(dāng)?shù)暮?,對我照顧也很好,我就很好對這個老娘,也感恩。
王孟鑾說,之前剛嫁過來時,婆婆就一直對她疼愛有加,幫她帶孩子,照顧好一日三餐,多年來婆婆對她的好她都記在心里,總想著如何報答。
婆婆在97歲時突發(fā)皰疹,丈夫在學(xué)校當(dāng)班主任,工作忙碌,一直將婆婆的好銘記在心的王孟鑾,便一個人挑起了照顧婆婆的重?fù)?dān),陪伴她打針,負(fù)責(zé)洗衣、換水、洗澡、如廁等日常起居,近一個月的悉心照料讓婆婆平安度過了重癥期。
媳婦:王孟鑾
我老娘在動不得的時候,應(yīng)該要孝順?biāo)?,她以前對我怎么做,我現(xiàn)在也要對她怎么做。
鄰居黃淑華與這個四世同堂的家庭接觸了很多年,對他們的家庭情況非常了解,她告訴記者,王孟鑾為人善良勤勞,是位賢妻良母,是個非常難得的好兒媳。
鄰居:黃淑華
我所看到的兒子和媳婦對她非常孝順和尊重,照顧的非常周到,是我們年輕人學(xué)習(xí)的榜樣。
如今,65歲的王孟鑾已兒孫滿堂。她用自己的堅強(qiáng)、勤勞和善良,以及對家庭濃濃的愛,演繹著一個平凡家庭最真實的幸福模樣,用生活中的點(diǎn)點(diǎn)滴滴詮釋著家與愛的真諦,知恩感恩的精神,也以耳濡目染的方式,傳遞給了下一代。
王孟鑾孫子:朱周俊杰
自古百善孝為先,孝順是中國傳統(tǒng)美德,我在奶奶身上看到了這一點(diǎn),她的言傳身教,學(xué)習(xí)到很多,我以后也要像她一樣做一個孝順父母,感恩父母的人。
來源:祁陽融媒體中心
作者:戴玥珂 呂也千
編輯:胡湘琴
本文為祁陽新聞網(wǎng)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(zhuǎn)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。